对老年工人工资补贴的影响

鼓励雇主雇佣年长员工的工资补贴往往是无效的

德国宾根大学应用经济研究所和IZA

单页 全文

电梯游说

许多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促使一些政府向雇主提供工资补贴,以雇用或留住老年工人。补贴旨在弥补老年工人的工资和生产力之间的差距,这可能会阻碍他们的雇佣。一些实证研究调查了工资补贴如何影响雇主的招聘和就业决策,以及补贴是否可能有效。补贴应该针对哪些群体,以及工资补贴计划如何与提前退休激励机制相互作用,这些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在德国将雇佣补贴扩大到所有50岁以上的工人之后,继续失业的可能性降低了

重要发现

优点

随着人口老龄化,各国正在寻求政策工具,以提高老年工人的就业率,并使失业的老年工人重新融入劳动力市场。

补贴工作而不是失业可能是一项有效的基于市场的政策。

工资补贴弥补了老年工人之间的工资生产率差距,并可能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工资补贴似乎比创造公共部门就业更有效。

即使严谨的研究发现,该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效的,但对某些人群(如妇女)也有积极影响。

缺点

该政策对就业的影响因无谓负担、取代效应和替代效应而严重减弱。

只有数额庞大、目标明确的补贴才能预期产生实质性效果,从而限制了其成本效益。

如果补贴是在个案基础上提供的,该政策可能会引起歧视和污名效应。

废除提前退休激励和提高老年工人的就业能力可能比工资补贴更有效。

作者主要信息

利用自然实验进行的分析发现,向雇主支付工资补贴以鼓励雇佣和留住老年工人的总体效果充其量是有限的。总的来说,有补贴的工作似乎只是取代了没有补贴的工作,在老年工人就业方面几乎没有净收益。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不同性别的有效性存在差异,只有女性获得了一些净收益,而且只有在某些地区。如果补贴是为了抵消提前退休的激励,那么重点应该放在消除这种激励和提高老年工人的就业能力上,而不是补贴工资。

动机

许多工业化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意味着工人需要延长他们的工作时间,而不是提前退休。延长工作时间对于减轻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负担是必要的,在劳动力市场进入者短缺的国家,延长工作时间对于维持足够庞大的劳动力是必要的。在过去十年中,许多工业化国家老年工人的就业率有所提高,但还不够,更多失业的老年工人需要重返工作岗位。

各国已经出台了一些政策,以促进老年工人的就业,并使他们重新融入劳动力市场,例如培训和求职援助。向雇主提供财政激励是许多国家正在尝试的另一种基于市场的手段。工资补贴,无论是为了吸引雇佣而临时发放的,还是为了增加就业而永久发放的,都可以补偿雇主在老年工人的工资和生产率之间的差距。调查和荟萃分析发现,工资补贴在使失业者重返工作岗位方面是有效的[2][3].然而,这些研究往往没有考虑到年龄较大的员工,而且一些研究在方法上存在弱点。与主流文献相反,更严谨的证据质疑工资补贴的积极作用。

讨论利弊

工资补贴有两种形式:临时发放的雇佣补贴和长期或无限期发放的就业补贴。在雇用补贴的情况下,可将福利与要求工人在补贴到期后至少保留一段无补贴就业时间的要求结合起来。政府有时会免除全部或部分雇主的工资税,而不是提供补贴。所有这些政策都可能增加就业,但它们也可能导致自重的影响如果雇主领取补贴,但雇佣的人与没有补贴时雇佣的人是一样的[1].在受补贴和未受补贴的群体之间也可能存在置换和替代效应。在这些情况下,由于雇主的雇佣和解雇决定,或者由于产品市场上的排挤,新员工取代了现有员工。当受益于补贴的公司可以比其他公司更便宜地销售产品时,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本文只关注雇主方面的补贴。这里没有研究工人方面的补贴,比如在职福利或工人所得税的削减。这些政策就像雇主补贴一样,在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工人可以自由换工作的地方发挥作用,但在劳动力市场没有竞争的地方却行不通。因此,这里不考虑它们。然而,有大量的文献论述了这些政策[4]

雇主工资补贴的理论论证

雇主工资补贴并不是一种新的政策工具,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就对其影响进行了分析[5].工资补贴降低了雇主支付的净工资。在竞争性劳动力市场中,就业效应的强弱取决于劳动力需求和供给对工资的反应性(工资弹性)。如果任何一方缺乏弹性,补贴都不会促进就业。那么,唯一的影响将是雇主或雇员的经济收益,这取决于哪一方对工资变化的反应不灵活[1]

在许多国家,工资补贴针对的是弱势群体,如年轻或年长的工人、低技能工人和残疾工人。对这些工人群体的就业影响可能与一般工人不同。如果工资因延期补偿计划(就老年工人而言)或集体谈判协议而固定,如果就业因就业保护立法而不能低于某一水平,则工资与生产率之间可能出现差距[6].适度的工资补贴——减少了工资与生产率之间的差距,但并没有消除它——不会导致额外的雇佣。只有大的补贴——提高劳动的边际产量加上高于固定工资水平的补贴——才能吸引额外的就业。

这个讨论没有区分就业变化是因为更多的人工作和就业变化是因为同样数量的人工作更多。补贴项目确实做出了这样的区分。与工资成比例的补贴提供了增加工作时间(工作更多)和工人数量的激励,而只向新雇员支付的补贴影响了工作人数。

对于年龄较大的工人来说,工资-生产率差距的大小取决于工人一生中生产率的变化(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相互矛盾的经验证据)和工资的轨迹。这表明工资补贴与其他劳动力市场制度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特别是法律就业保护。

最近,在搜索和匹配模型的框架下对工资补贴进行了分析[7].在这一框架下,年龄和就业补贴促进了就业,特别是低技能工人的就业,而招聘补贴缩短了失业时间,但增加了失业发生率。然而,从福利的角度来看,就业补贴的无谓效应更大,这使得它们不如雇佣补贴[5]

实证结果:工资补贴对雇佣的有效性

德国在1998年引入了雇佣补贴(被称为集成的补充在失业工人重新融入劳动力市场后,在一段有限的时间内获得补贴[1].目标群体的资格标准已经改变了几次。对于年龄较大的工人,最高金额为劳动力成本(由集体谈判协议确定的工资加上工资税)的70%,最长支付期限为70个月。在大多数情况下,当地的职业介绍所选择保持远低于这些限制。在补贴期满后的最低期限内终止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依法有义务退还部分补贴。没有法定权利获得整合补充;补贴的数额和期限由该机构决定。

对该计划的一项评估着眼于招聘补贴是否导致了更多的招聘,从而与没有补贴的情况相比,更早地从失业过渡到就业[1].观察期短于领取福利的最长时间,因此该研究没有考虑长期融入无补贴就业。

与其他针对所有工人工资补贴的研究一样,这项研究采用了差异中的差异方法,利用了资格的变化。例如,2002年引入了一项改革,将资格从长期失业者扩大到所有50岁及以上的失业工人。利用一个大型的行政记录数据库,该研究比较了50-50.5岁的失业工人(符合条件的工人-治疗组)和49-49.5岁的工人(不符合条件的工人-对照组)[1].数据收集了法律变更前后两个年龄组的数据。在这两个时间段内,这两个年龄组的成员在失业期开始后的180天内被跟踪调查。衡量结果的标准是,失业人员在这段时间内是否得到了就业(不包括公共计划中的就业)。

在2001年至2002年期间,由于劳动力市场状况恶化,控制组在失业期开始后180天内保持失业的可能性有所增加,但在治疗组中则略有减少(数值越小表明结果越积极)(见插图).因此,资格降低了继续失业的可能性;然而,研究发现这种影响并不显著。在2004年的另一项限制资格的改变中也得到了类似的发现,但效果相反。

该研究还考察了重新融入劳动力市场的失业工人是否过渡到有补贴或无补贴的就业,再次利用了2002年的改革,将资格从长期失业者扩大到所有50岁及以上的失业工人[1].法律资格标准的改变对治疗组的补贴就业(忽略对非补贴就业的可能影响)产生了相对较大的积极影响(图1).以占所有失业工人的比例来衡量,结果显示,从失业到获得补贴就业的可能性增加了两个百分点。这种影响远远大于对总就业(有补贴加无补贴)的影响(由图表中标记为“所有失业退出”的曲线所示)图1).这两种估计之间的差异可以解释为,由于有补贴,进入无补贴就业的人数较少。因此,无谓效应主导着就业创造。

退出有补贴和无补贴的就业

进一步的分析纳入了工人的特征、可能的预期效应(比如在政策变化生效之前招聘的减少),以及对年龄组或结果变量的不同定义[1],但结果没有改变。此外,研究结果强烈表明,考虑到比较组的狭义定义(就年龄而言),该政策的无效是由于重量效应,而不是由于置换或替代效应。

图1是基于同一年龄组的雇佣数量;替代和取代将主要影响这一年龄组以外的工人。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没有补贴,同样的工人也会被雇用。

实证结果:工资补贴对整体就业的有效性

在芬兰,从2006年到2010年,一项大规模的工资补贴计划暂时适用于所有54岁及以上的低工资工人,无论之前就业还是失业。补贴的最高金额为每月收入1400欧元的工人月总收入的16%,仅适用于每月收入低于2000欧元的工人。每个时期的补贴不如德国重返社会方案的补贴慷慨,但可以在较长的时期内领取。此外,补贴的设计不仅创造了雇用新工人的就业激励,而且还增加了工作时间,因为它只涵盖每月至少工作140小时的全职工人。补贴的目的是增加低技能工人的就业,并提供防止提早退休的奖励。

对该计划的评估使用了芬兰纵向雇员-雇主数据中33%的样本,这是一个覆盖芬兰整个人口的行政数据源[8].这些数据包含税务记录和工资信息,但没有补贴收据的直接信息。治疗变量是项目的合格性。该研究使用了difference-in-differences-in-differences设计根据2006年引入的补贴,年龄(考虑到54岁的年龄限制,年轻工人将来可能有资格获得补贴)和低工资状况(每月低于2000欧元)。

研究发现,低工资群体的就业率增加了1个百分点,高工资群体(可能没有资格获得补贴的个人)的就业率增加了0.5个百分点,两者之间存在0.5个百分点的差异(根据差异中差异的差异估计器估计的治疗效果)[8]).补贴的影响微乎其微。而且由于大约60%的符合条件的工人获得了补贴,每年的成本约为9000万欧元,因此影响也很小。这些结果被考虑到工人特征的回归分析所证实。一项使用补贴规模(或治疗组的可能规模)而不是资格作为治疗变量的分析发现,劳动力需求弹性为0.07-0.13,这表明对劳动力的需求是非弹性的,例如,对这些激励/变化没有反应。对新雇佣工人的数量没有发现显著的影响[8]

因此,这项政策在使失业者重返工作岗位方面似乎是无效的。

与提前退休政策的互动

芬兰的补贴方案可能对雇员的工作时间产生了各种影响,这取决于补贴的数额如何随着工作时间和总报酬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这项补贴只适用于全职工人,它最重要的作用可能是激励雇主提供全职而不是兼职工作。

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芬兰工人有权在58岁时转为兼职提前退休安排。对于雇主来说,工资补贴可能会使这种提前退休的选择比获得补贴的全职工作成本更高。事实上,在补贴计划实施后,58岁及以上年龄组从事兼职工作的比例大幅下降,而更年轻的年龄组则没有变化[8].因此,这项补贴有效地抵消了其他项目带来的提前退休激励。

比利时在2002年推出了类似的政策,针对58岁或以上的工人提供永久性工资补贴(减少雇主的社会保障缴款)。该计划为目标年龄组中从事相当于全职工作的80%以上的雇员每季度减少400欧元的私营部门雇主社会保障缴款。按工资中位数计算,补贴是工资成本的4%——这比之前讨论的德国重返社会计划的激励要小得多。对于收入接近最低工资的工人来说,这种激励是最强烈的。从事相当于全职工作33-80%的兼职员工也会受益,但补贴会根据工作时间按比例减少。

该计划适用于58岁以上的工人,对于相当一部分比利时工人,特别是制造业工人来说,提前退休成为一种选择。对于这一群体来说,它显然是一种抵消提前退休激励的力量。

对该计划的一项研究假设,工资补贴可能不会影响所有工人的就业决定,但它可能会降低雇主通过提前退休解雇工人的吸引力[9].这项研究使用了一个大型数据集,其中合并了不同来源的行政记录,并提供了近25万名工人的信息。研究的结果变量包括就业率、工作时间和小时工资。该研究采用了一种有条件的“差异中的差异”方法,比较了58岁以上和58岁以下的工人,以及政策出台前后的工人,以估计政策的影响。如果工资补贴有效,该研究预计将显示,该政策实施后,58岁人群的就业率下降幅度较小。

尽管进行了大量的观察,但所有工人的结果在统计上都不显著。这一发现与德国的结果一致[1]和芬兰[8].然而,在制造业,大多数工人都有提前退休的选择,补贴对男性的影响更大,也更显著,尽管对女性没有影响[9].对于那些在补贴出台前就有大量员工选择提前退休的公司的员工来说,这种影响也很显著。在这个群体中,劳动力成本下降10%,就业的可能性就会增加9%,这意味着劳动力需求对劳动力成本变化的反应相对有弹性。研究还发现,工作时长对睡眠质量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影响不大。

芬兰的结果[8]和比利时[9]建议对老年工人的工资补贴可能有效防止提前退休。然而,工资补贴并不能促进整个劳动力的就业,也不是增加雇用老年工人的适当工具。

目标人群亚群之间的差异

工资补贴的影响在不同的人口群体之间是不同的,例如在低工资和高工资工人之间,或在长期和短期失业之间。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就业机会的群体中,无谓效应可能会更低。不幸的是,几乎没有系统的证据支持或反驳这些差异。特别是,如果像比利时和芬兰那样,补贴的数额(相对于工资)取决于补贴前的工资,就很难比较低工资和高工资工人之间的补贴效果。

德国的这项研究考虑了对四个人群的影响:德国东部和西部的男性和女性[1].在这些群体中,只有德国东部的妇女就业受到显著影响。对东德影响更大的一个原因可能是雇佣补贴比西德更慷慨:平均而言,东德的补贴持续时间比西德长得多。在德国西部,只有三分之一的补贴持续两到三年,而在德国东部,超过三分之二的补贴持续两年。因此,德国东部的招聘动机更强。然而,这并不能解释东德男女之间的差异。

此外,东德的妇女可能是一个特例,因为这一群体的失业率很高:2000-2004年为19.3%,而西德为8.1%[1].高失业率导致劳动力供给的高弹性,因此工资不太可能因补贴而上涨。与此同时,德国东部妇女的教育水平和工作经验较高,因此与补贴相比,最初的工资与生产率差距可能较低。进一步分析表明,补贴对雇用的积极影响仅限于熟练和半熟练工人。

对比利时和芬兰补贴项目的研究也关注了性别影响。比利时的这项研究发现,从统计数据来看,这对男性有显著影响,但对女性没有影响,这可以归因于女性就业率较低[9].此外,在制造业工作的女性更少,而制造业的结果最为显著。在芬兰,这种补贴对女性和男性同样无效[8]

影响工资补贴效果的其他因素

有证据表明,对老年工人的工资补贴的效果受到存在的提前退休计划的影响,并可能受到其他政策的影响,例如就业保护和工资确定机构。此外,影响可能因宏观经济状况而异。最近一项关于法国临时税收抵免计划(2008年实施的“zsamro收费”计划)的研究发现,在最近的经济衰退中,该计划对就业有积极影响[10].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这一发现在多大程度上适用于年龄较大的员工。

工资补贴如果针对特定群体或逐案支付,可能会向雇主发出这样的信号,即这些工人的生产率较低,从而产生耻辱效应。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我们在一个小规模的社会现场实验中分析了瑞士残疾保险公司为残疾人提供的雇佣补贴的有效性[11].结果表明,如果雇主知道有补贴,对于工作辅导服务的客户来说,职位空缺的回调率会增加。然而,在另一个群体(职业培训毕业生)中,补贴却适得其反。有针对性的工资补贴的污名效应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

限制和差距

关于老年工人工资补贴有效性的证据仍然不完整。主要研究在资格年龄(德国补贴计划为50岁,芬兰计划为54岁,比利时计划为58岁)、机构(就业保护和提前退休)、工人类型(低薪工人或所有工人)、激励规模和其他特征方面存在差异。迄今为止,这些研究为特定的补贴计划提供了案例研究证据,但如何推广结果并不直截了当。

关于是什么导致不同人群产生不同影响的系统信息也很少。这些资料对于将工资补贴的对象定为特定人口群体,如男子或妇女、低工资工人或长期失业者是必要的。此外,必须对工资补贴与就业实践(如延期补偿计划、就业保护和提前退休规则)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更多的研究。

摘要及政策建议

老年工人工资补贴的无谓成本是巨大的。因此,这些项目不太可能具有成本效益。对现有雇员的补贴造成的无谓影响最大。然而,德国的经验表明,当补贴只支付给新雇佣的工人时,无谓成本也很重要。在所有情况下,这些项目的财政成本都很高,而对就业的影响却很小。

因此,如果要保留这些程序,找到一种减少无谓影响的方法是很重要的。一种可能性是将补贴更密切地针对特定人群。然而,到目前为止,关于不同人群的影响差异的系统证据太少。另一种可能性是将补贴以净就业创造为条件,只有当企业的总就业人数实际增加时才支付补贴[10]

为了实现增加老年工人就业的政策目标,政策制定者需要考虑其他选择。如果补贴是为了抵消提前退休的激励,那么重点应该放在消除这种激励和提高老年工人的就业能力上,而不是补贴工资。限制对提前退休的激励尤为重要,正如对比利时和芬兰补贴的分析所显示的那样:这些计划仅在防止过渡到提前退休方面有效,而提前退休的政策激励首先创造了这种可能性[8][9]

致谢

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和IZA劳动世界编辑对早期草稿的许多有益建议。作者(与Thomas Zwick、Andreas ammermller和Michael Maier一起)以前的工作包含了大量的背景参考资料,这些资料在本文的所有主要部分都被大量使用[1]

相互竞争的利益

IZA劳动世界项目致力于IZA研究诚信指导原则.作者宣称已遵守这些原则。

©Bernhard Boockmann

证据地图

对老年工人工资补贴的影响

完整的引用

完整的引用

数据源(年代)

数据类型(年代)

方法(年代)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