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人员培训项目的动态更新

求职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都很有效

霍恩海姆大学IAB和IZA,德国

单页 全文

电梯游说

在培训项目评估研究的设计和解释中,时间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培训计划的开始和持续时间与工作机会的演变密切相关,但培训计划在短期和长期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忽视这些“动态”可能导致对某些培训计划的效果作出过分消极的评价。因此,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的培训与其各自的劳动力市场结果之间的动态关系,对于更好地设计和解释评估研究至关重要。

培训计划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重要发现

优点

为了更好地理解培训计划是如何工作的,考虑培训计划随时间变化和影响的动态评估方法是有用的。

相对于其他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求职培训是一种低成本的干预措施。

求职培训可以缩短个人失业的时间。

职业技能培训对就业稳定和收入有积极的长期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持续多年。

缺点

静态评价方法可能会错误地反映参与培训的动态和影响,从而低估培训的影响。

求职培训对就业和收入没有很强的长期影响。

职业技能培训是最昂贵的活跃劳动力市场项目之一。

职业技能培训最初会延长失业时间。

作者的主要信息

在众多旨在帮助失业人员找到工作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中,职业技能培训是最昂贵的政策之一。然而,尽管技能培训的实施成本很高,而且可能延长失业,但就业稳定性和收入方面的长期改善可以持续多年。相比之下,以求职为导向的培训是一种相对低成本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更快地为个人确定合适的就业机会。政策制定者应该意识到,虽然在短期内,求职培训是激活求职者的最佳选择,但从长期来看,投资职业技能培训对于解决劳动力市场的个人福利问题和结构性技能不匹配更有效。此外,如果一种政策制度规定在失业期间的未来某个时间点参加培训的可能性,则会加速尚未参加培训的求职者脱离失业。

动机

培训计划是“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工具箱中的重要工具;即旨在帮助失业人员找到工作的政策。失业时期,或对劳动力的依恋程度较弱,可能伴随着求职技能、职业知识和胜任能力的恶化。培训项目可以帮助防止或扭转自我维持就业似乎不再可能实现的局面。短期的,以求职为导向的项目注重快速进入工作岗位,而长期的培训则支持职业技能的全面发展。

考虑到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多重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各种方法和途径,这些不同方法(技能开发或“工作优先”战略)的相对成功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评估其有效性可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更好地理解不同类型的培训与其各自的劳动力市场结果之间的动态关系是设计和解释评价研究的关键。这种对培训的观点对于制定政策建议至关重要,这将使决策者能够最佳地平衡他们对不同类型的培训计划的选择。

正反两面的讨论

针对失业者的政策措施旨在为工人提供一种保险,以防止他们在失业期间失去收入和消费潜力的风险,并为求职者提供适当的激励措施,使他们重新开始就业。大多数现有的失业措施包括一系列消极政策;例如,补偿收入损失的福利计划,以及旨在帮助失业者重返工作岗位的积极政策。积极就业政策主要有两类:(i)注重改善失业者求职活动的激活战略(通过直接监测或求职技能培训);人力资本发展战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失业者的生产力和就业能力。

求职培训的一个主要优势是成本低。然而,不利的一面是,所提供的有限技能可能不足以提高长期的就业稳定性和收入。更全面的培训项目似乎更适合改善长期结果,并解决工人技能与雇主需求之间的结构性不匹配问题。然而,这类项目是最昂贵的积极政策之一,因为它们的运行成本很高,而且失业期(在许多情况下,失业救济金支付期)很长。

从理论角度看,培训政策的实施应取决于求职者的具体技能,以及他们的技能在失业过程中如何演变或发展[2].在经历了一段不成功的求职经历后,参加求职培训变得更有价值,因为它可以帮助防止或扭转求职效率的下降。在失业的早期阶段,如果一个工人的职业技能在失业时已经明显过时,例如,因为他们的技能与其他工作无关,那么参加密集的技能培训是最有益的。然而,如果职业技能只是在失业过程中缓慢贬值,那么强化技能培训将更好地针对长期失业者。

经验评估为培训项目的有效性提供了证据,可以指导决策者在不同的政策选项之间进行最佳选择。最先进的培训项目评估是基于对照组设计的,在对照组设计中,将分配到培训项目的求职者的劳动力市场结果与未分配到该项目的求职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在社会实验中,求职者被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之下,基于观察数据的研究仅依赖统计方法来生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因果关系和时间在评价研究的设计和解释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培训计划的开始和持续时间都与培训前和培训期间出现的工作机会有关,但培训的效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参加培训项目可以直接影响参与者当前的求职和劳动力市场结果。相比之下,由于训练而获得的新技能的长期效果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显现出来。

关于培训影响动态的经验证据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关于培训项目有效性的经验证据显著增加,这主要是为了响应对劳动力市场政策进行科学评估的日益增长的政治需求,尤其是在欧洲。一项著名的研究总结了对全球活跃劳动力市场项目的200多项计量经济学评估的评估结果,其中约50%包括技能密集型培训的结果,15%包括求职培训的结果[3].这项研究区分了短期影响(少于一年)和长期影响(在项目分配给个人后超过两年)。平均而言,这些计划的影响在短期内接近于零,从长期来看会变得更加积极。然而,精确的时间配置文件因程序类型而异。

就培训项目而言,最初会有一个阶段的负面影响(即所谓的“锁定”效应,即在参加项目期间,参与者没有进入正常就业),这与项目的持续时间直接相关。较长的程序明显比较短的程序表现出更长、更深的锁定效应。锁定效应反映了以人力资本或技能开发为目标的项目的投资成分。在短期内,参加综合培训的人专注于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因此错过了工作机会。然而,就综合培训有效的程度而言,一旦项目完成,参与者的劳动力市场结果就会改善。从中期和长期来看,积极的项目影响反映了培训投资的回报,以及工作经验的回报。相比之下,求职培训项目通常持续时间较短,旨在快速再就业,而不是人力资本开发。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这种“锁定效应”在求职培训中并不明显。如果求职培训是有效的,积极的影响会立即显现。由于在职业技能上的投资在求职计划中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中长期内产生积极影响的空间较小。

一些研究直接比较了不同类型的培训计划,并评估了它们在长达十年的长期视野中的影响[1].这些研究表明,求职培训可以在短期内提高就业前景,而更密集的技能培训最初会降低就业率,并导致收入损失。从长远来看,综合技能培训往往比求职培训更有效。综合培训的积极效果可以持续八到九年,而求职培训的效果可能在几年后就消失了。

绝大多数评估研究关注的是横断面结果,即可以在某个时间点测量的结果,如就业率和平均收入。少数研究考虑了动态结果,如失业剩余时间或随后就业的持续时间。为了更好地理解培训项目是如何工作的,有必要关注动态结果[4].如果参加某一特定计划在某一特定时间点提高了就业率,就不可能知道该计划是通过缩短失业时间还是通过增加就业稳定性来产生有益效果。这些知识对于更好地了解培训项目在多大程度上激励求职者或提高他们再就业时的生产力是很重要的。

最近的一项研究更详细地调查了短期、以求职为导向的培训和长期、人力资本密集型培训的动态影响[1].它考虑了对进入工作岗位的时间、就业稳定性和收入的影响。该分析使用了德国的独特数据,在德国,这两种类型的程序同时运行(图1)。这项研究的结果与其他欧洲国家和美国有限的现有证据基本一致。

经过短期和长期培训,从失业到就业的退出率

嵌板(a)和(b)在图1显示自计划开始以来的退出率是如何演变的,而面板(c)和(d)则显示它们是如何从计划的计划结束后演变的。(a)小组建议,从项目开始开始,接受短期培训的求职者比不接受培训的求职者更快地摆脱失业。参加短期培训,计划持续时间中位数为四周,没有明显的锁定效应。相反,它立即提高了参与者的求职率。这种效果在项目开始后的65天左右达到顶峰,“接受短期培训”的离职率比“未接受短期培训”的离职率高出18%。然而,这种优势很快就会消失。面板(c)显示,在计划的项目结束后三个月,有短期培训和没有短期培训的离职率之间的差异已经非常小。总的来说,短期培训可以将剩余的失业时间缩短三周。

长期人力资本密集型培训的模式有所不同,其计划持续时间中位数为201天。面板(b)的图1这表明,与不参与的情况相比,在参与期间,人们退出失业的比率要低得多。只有在项目开始200多天后,大多数参与者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培训,退出率才会上升到略高于没有参与的水平。但是,集中在计划项目结束后的时期,在(d)的面板中图1长期培训对就业退出率有较强且持续的正向影响。在计划计划结束后的前三个月里,“有”参与失业的人的失业率大约是“没有”参与失业的人的两倍。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慢慢减弱。在计划项目结束一年后,参加培训的离职率仍然比没有参加培训的高出40%左右。总的来说,长期培训项目最初会延长失业的剩余时间约三个月。

图2显示培训对继续就业的概率的影响[1].它表明,在这两个培训项目中,在较长时间内,“接受”培训的人继续就业的概率高于“不接受”培训的人。有和没有培训的生存概率之间的垂直差异在雇佣期开始后约1.5年增加,此后保持不变。五年后,参加短期培训的人中有22%继续就业,而没有参加培训的人中只有17%继续就业。五年后,参加长期培训的人有29%没有离开第一份工作,而没有参加培训的人有20%没有离开。在入职的第一年,长期培训平均能增加7%的收入,而短期培训对收入的影响为零[1]

短期和长期培训后继续就业的概率

这项研究进一步研究了训练对一些个人特征的不同影响[1].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参与者,以及之前从事中、低技能体力劳动的人,在长期培训后实现了特别高的收入增长,大约在10-19%之间。之前从事中等技能分析和互动工作的参与者在就业稳定性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总之,长期的培训项目促进了不同群体的求职者的职业发展,包括那些劳动力市场前景不佳的人。对于那些自己脱离失业的可能性较低的人,如长期失业者和低技能失业者,长期培训的失业延长效应较小。如果在失业期间尽早开始求职培训,就能更有效地缩短失业时间。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另一个突出的方面是参与培训的事前效应。这些效果在项目实际开始之前就已经显现出来,因为有前瞻性的求职者预计他们可能或将在未来参加培训项目。可以区分公告效应和政权效应。前者是对未来某个项目具体任务的一种反应,从求职者第一次得知自己将参与该项目到项目实际开始。体制效应之所以产生,是因为求职者对自己在不久的将来被分配到某个项目的可能性有一定的常识,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搜索行为。例如,与不存在培训项目或培训强度较低的情况相比,不喜欢未来参加培训的前景的求职者可能会更快地加紧寻找和退出失业。

关于培训公告效果重要性的证据非常有限。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工作者通常试图在短时间内分配项目,以避免扭曲求职动机,并确保充分利用现有的项目能力。一个罕见的例外是,一项研究利用了英国年轻人新政的交错推出,这是一项针对25岁以下失业救济金申请人的求职培训计划,最初只提供给那些在给定截止日期失业持续时间达到6个月倍数(即6、12、18等)的求职者[5].这项研究记录了在该计划宣布开始前一个月左右退出失业的条件概率的下降。从绝对值来看,项目开始前一个月的(负面)事前效应相当于项目开始后一个月的(正面)事后效应的40%。这表明未来的项目参与者被项目参与的前景所吸引,并将部分求职推迟到项目开始后。

一些研究报告了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制度效应的证据,特别是培训(见[6]以及其中的参考文献)。一项研究使用了德国新失业求职者的调查数据,其中包括他们认为未来三个月参加计划的可能性、他们的预约工资以及使用的搜索渠道数量。求职者关于他们参与项目的主观概率的答案差异很大:22%的人认为不太可能,17%的人认为很可能。在调整了求职者的可观察特征的差异后,较高的参与计划的感知概率与较低的预留工资和使用的搜索渠道数量相关。这种模式与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威胁效应”相一致,也就是说,求职者会加大寻找力度,并愿意接受薪酬更低的工作,以避免被分配到某个计划中。

另一项使用丹麦行政数据并更关注培训项目的研究记录了类似的威胁效应。作者使用了一种客观的方法来衡量在不久的将来参加项目的概率,即在未来三个月内参加项目的平均危险率,其中约四分之三是培训项目。估算结果表明,较高的项目强度会增加失业的危险率——即在给定时间内仍处于失业状态的情况下退出失业的概率——显著增加,导致平均失业持续时间缩短两周半。

第三项研究,也是最详细的研究,利用瑞士的行政数据,衡量当地就业办公室和个案工作者个人层面的“制度效应”[6].这项研究利用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就业办公室和社会工作者在使用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时拥有自由裁量权,并倾向于以不同的强度分配不同的项目。更密集地使用支持性激活计划(如求职和职业技能培训)可以加速失业退出,并略微增加失业后的收入,而更密集地使用限制政策(如工作福利计划和福利制裁)则会增加就业退出率,但代价是减少失业后的收入。虽然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制度效应比实际参与计划的效应小一个数量级,但它们在经济上仍然重要,因为它们影响所有求职者,而不仅仅是那些实际参与计划的人。总的来说,记录在案的制度效应表明,在没有任何激活计划的情况下,实际参与培训的典型影响估计往往低估了实际参与与不参与的影响。

与培训动态有关的方法学挑战

实验通常被认为是项目评估的金标准。自然科学中常见的经典实验室实验对社会科学家也很有吸引力,因为研究人员对实验设置有完美的控制,而且可以通过简单地比较处理单元和控制单元的平均结果来推断治疗的有效性。劳动力市场政策评估的设计和解释往往与经典的实验室实验相同,即使经验现实可能不支持这种方法。

在社会实验中,研究人员往往无法确保实验方案的遵从性。通常不可能(也不可取)强迫治疗组的人从头到尾参加预定的项目,或者拒绝对照组的人参加与所研究的类似的替代项目。相反,治疗组退出和对照组替代是常见现象。此外,项目分配时间、项目开始时间和项目结束时间之间的标准延迟意味着实验对象可能会在这期间修改他们参与项目和就业的决定。因此,对培训计划的实际参与是最初的随机化和随后的动态决策的结果。

在没有随机分配的情况下,当求职者自己或职业介绍所的顾问决定是否参加项目时,情况也是如此。一般来说,项目的开始和继续与求职者的劳动力市场机会密切相关。对于求职者和项目管理者来说,再就业是首要目标。如果找工作不成功,培训就成为提高求职效率和职业技能的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在美国,参与者在参加项目期间不会得到经济支持,符合条件的求职者往往会在自己找到工作的机会变得非常低的情况下报名参加项目[7].在德国和北欧等对失业者有全面支援制度的国家,求职者会反复与职业介绍所的咨询师见面。如果他们找不到工作,他们最终会被分配到一个积极的劳动力市场计划中[8][9].同样,项目参与者可能会因为他们的劳动力市场机会相关的原因退出。

因此,在评价研究的设计和解释方面都必须谨慎。首先,训练项目的社会实验通常不能确定“训练”与“不训练”的效果,因为并非治疗组中的所有受试者都参加了预期的项目,而对照组中的一些受试者在其他地方获得了类似的服务。因此,通过社会实验确定的效果通常对应于“有选择参与预期计划”的效果,而不是“有可能参与替代计划”的替代效果。类似地,一些非实验方法关注的是“在给定时间点开始训练”的效果,而不是“在那个时间点不开始训练”的效果,后者涉及到未来参与的选项[9].德国的一项研究表明,“现在培训与现在不培训,但可能在未来培训”的效果低估了“培训与不培训”的效果约30%[10].这意味着训练的影响可能看起来很低,只是因为评估训练的替代方案在同一时间点或未来涉及类似有效的治疗。

其次,虽然早期的评价文献对非实验性评价的可信度提出了怀疑,但后来的研究表明,对非实验性评价的普遍怀疑是没有根据的。然而,在设计非实验评估时仍需谨慎,以避免在治疗组和对照组单位之间进行比较,这些单位在参与状态以外的系统性方面存在差异。

考虑到上述论点,在最终参加培训计划的求职者中,那些寻找工作不成功的人往往过多,而在没有参加培训计划的人中,成功的求职者往往过多。因此,naïve对参与者和非参与者劳动力市场结果的比较可能偏向于发现培训的负面影响。美国的几项研究表明,未能将治疗组和对照组单位与他们最近的收入和就业历史相一致,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naïve的偏差,非实验性方法[11][12]

德国的证据表明,评价结果对非实验方法考虑治疗单位和对照组单位失业经验的方式高度敏感[13].在项目开始之前,治疗组和对照组单位的失业经历未能保持一致,导致影响估计向下有很大的偏差[13].在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培训参与者与成功的求职者相似,这一事实加剧了这种偏见。模拟不同劳动力市场状态之间转换的动态评估方法已被证明在调整处理单位和比较其劳动力市场历史中有用。

第三,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感兴趣的一些重要问题不能用标准的研究设计来解决,在标准的研究设计中,项目参与被建模为“一次性决策”,影响是通过劳动力市场结果的横截面比较来衡量的。静态设计不能用于研究动态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在一段时间内反复作出参加培训和就业的决定。动态问题的例子包括:

  • 培训计划的最佳顺序是什么?

  • 培训计划的最佳时长是多少?

  • 失业期间的最佳培训时间是什么?

  • 培训对剩余的失业时间有什么影响?

  • 培训对以后就业时期的稳定性有什么影响?

为了解决动态评估问题,什么是必要的,比如这些方法是在不同的劳动力市场状态下花费的时间和它们之间的转换[1][4][8][10][14]

培训计划的总结评估

上述方法问题导致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对培训项目的有效性和效率持相当悲观的看法。例如,美国职业培训伙伴法案(JTPA)下的青年培训项目被削减了80%以上,原因是一项大规模社会实验——全国JTPA研究的负面评估。重新分析表明,由于治疗组退出和对照组替代的比例很大,实验影响估计如此之低[15].然而,在校正了退出和替代偏差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表明参与者的净回报实际上很大。

基于全动态分析的德国求职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成本效益评估也得出了较为积极的结论[1].在德国,职业技能培训的成本约为每位学员5850欧元,这在国际比较中是一个常见的数字。相比之下,求职培训的费用为每位学员560欧元。除此之外,职业介绍所还支付失业补偿金和社会保障金,每个求职者每月共计1050欧元。求职培训减少了失业率,相当于减少了约1850欧元的相关转移支付[1].此外,求职培训对就业稳定性和收入没有不良影响。这表明,从财政角度来看,求职培训是具有成本效益的。

职业技能培训的成本效益评估不太明确,因为它最初会延长失业,但随后会增加就业稳定性和收入。加上失业期间额外的福利支出,与不参加培训的情况相比,长期培训课程将给德国纳税人带来约9000欧元的额外成本[1].对就业稳定性和收入的实质性积极影响表明,职业技能培训有效地提高了求职者的生产率,其程度与初始教育相似。因此,从长期来看,从财政角度来看,职业技能培训“有回报”似乎是合理的,因为改善的就业和收入结果转化为更低的失业保险制度转移支付和更高的劳动税收收入。从求职者的角度来看,更高的收入意味着他们预期的未来潜在收入,因此他们的终身福利在长期培训中比在短期培训中增加更多,前提是在最初的锁定阶段的失业补偿足够高。

局限性和差距

许多关于培训动态的重要评价问题不能用标准的静态研究设计来解决。最近的研究促进了动态评价方法的发展。然而,关于培训的动态效应的经验证据仍然有限。现有的研究往往缺乏对所考虑的方案和结果范围的综合方法。关于与不同课程内容相关的培训时间和顺序的影响的证据也很少。

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重复随机分配的设计,以及结合实验和非实验方法。此外,对不同类型的培训进行准确的成本效益评估需要长达10年或20年的后续期间。迄今为止,这样的证据还没有找到。

摘要和政策建议

培训计划是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的重要工具,但也存在争议。早期的评估研究对长期的、以技能为导向的项目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这种悲观观点的根源在于对培训项目动态的误解。一方面,培训参与是一个动态决策过程的结果,它对工作机会的演变作出反应。另一方面,培训计划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动态变化。

对于求职者和培训项目管理者来说,稳定和长期的再就业是首要目标。当找工作不成功时,培训就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因此,在培训的参与者中,不成功的求职者往往过多。因此,在非实验性评估中,未将处理和比较单位与其最近的劳动力市场历史相一致可能导致对项目影响的低估。在社会实验中,随机分配、项目开始和项目结束之间的标准延迟意味着实验对象可以在这期间更新和修改他们关于项目参与和就业的决定。治疗组退出和对照组换人是常见现象。因此,训练的影响可能会显得很低,因为实验评估没有比较训练和不训练,而是考虑了两种中间选项,即可能参加预期的项目和可能参加替代项目。

从培训影响的时间轮廓来看,较长的培训最初会导致负面影响,参与者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会错过工作机会。然而,考虑到两年以上的较长随访期的研究,以及估计对就业稳定性影响的研究表明,技能密集型培训可以产生持续的长期收益。相比之下,短期的、以求职为导向的培训所带来的好处会在瞬间显现,但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因此,重要的是,政策制定者要意识到,虽然以求职为导向的培训可以在短期内成功地激活求职者,但投资于以技能为导向的培训更有效地解决个人福利问题,解决工人技能与雇主需求之间的结构性不匹配,并从长期来看改善劳动力市场结果。

此外,培训计划和其他活跃的劳动力市场计划也会产生事前效应,这也会影响到那些尚未参加计划的求职者。如果一项政策制度规定在失业期间的未来某个时间点有可能参加培训,就会加速尚未参加培训的求职者脱离失业。虽然培训的事前效应比实际参与的事后效应小得多,但在经济上仍然很重要,因为它们影响所有求职者,而不仅仅是那些接受培训的人。

致谢

作者感谢一位匿名的推荐人和IZA劳动世界的编辑们为早期的草稿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建议。作者还感谢Bernd Fitzenberger, Volker Grossmann和Marie Paul。本文的主要部分集中使用了作者以前的工作[1].文章的第2版引入了关于培训计划对尚未参加计划的求职者的影响的讨论,并增加了新的“关键参考”。[5][6]

相互竞争的利益

IZA劳动世界项目致力于IZA行为指导准则.作者声明他遵守了守则中列出的原则。

©Aderonke Osikominu

证据地图

失业人员培训项目的动态

完整的引用

完整的引用

数据源(年代)

数据类型(年代)

方法(年代)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