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对工资不平等有影响吗?

在改革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同时,解决工资不平等的政策应侧重于技能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法国

单页 全文

电梯游说

许多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政策制定者越来越担心不平等现象严重且不断加剧。很多证据(早在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就指出了技能在解决工资不平等问题上的重要性。然而,最近的一系列研究认为,(认知)技能无法解释工资不平等的跨国差异。这是否挑战了关于技能和工资不平等之间关系的公认智慧?不,因为最近的研究未能解释这样一个事实:技能的价格(以及工资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技能供需的匹配决定的。

一些国家的工资不平等程度远高于其他国家

重要发现

优点

在个人层面上,技能对工资很重要:技术工人的平均工资高于非技术工人。

技能差异可以解释某些社会经济群体之间工资差距的很大一部分原因。

由技术变革、全球化、人口老龄化和组织变革驱动的技能需求变化,增加了技能回报,从而加剧了工资不平等。

在更好地满足技能需求的国家,工资不平等程度往往较低。

缺点

技能和技能分布的差异只占国家间工资不平等差异的一小部分。

在工资不平等的跨国差异中,技能价格(或技能奖励方式)的差异占了更大的比例。

技能的价格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劳动力市场制度决定的,而劳动力市场制度对工资分配有重要影响。

跨国工资不平等的很大一部分差异仍然无法用技能或技能价格来解释。

作者的主要信息

尽管技能的跨国差异及其分布只能解释工资不平等的国际差异的一小部分,但得出技能与工资不平等无关的结论是错误的。各国工资不平等的差异主要是由技能回报的差异造成的,这在一定程度上由劳动力市场制度决定,但也由技能供应满足需求的程度决定。解决工资不平等问题的一揽子综合政策应包括关注技能、改革影响技能奖励方式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以及调整技能供需。

动机

大量且越来越多的证据帮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工资不平等程度高企且不断加剧的原因。出现了两套关键的解释。对于第一组,重点关注劳动力市场制度,人们普遍认为,最低工资、工会化和就业保护立法的变化,或各国在这些方面的差异,可以解释工资不平等增加或跨国变化的很大一部分原因。第二种解释侧重于技能的作用,有两种相互竞争的研究方向。有许多支持者的一派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技能的需求和供应的变化导致了国家内部工资不平等的加剧。然而,另一组研究发现,技能无法解释各国工资不平等的差异。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关于技能在解决工资不平等问题上的重要性,这些发现可能发出了复杂的信息。本文的目的是澄清这个问题。

正反两面的讨论

技能很难解释工资不平等的国际差异

技能和工人培训参与决定个人工资水平的想法至少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Adam Smith)。20世纪60年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为技能与工资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和定量基础,为这一概念提供了新的动力。自那以后,经济学文献中充斥着对教育回报的估计——几乎都是正面的(而且往往很大),而技能回报的增加在解释近几十年来大量发达国家不平等加剧的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1].虽然大多数文献都使用了代理(如职业或教育程度)来衡量测量技能在美国,最近的研究开始使用更直接的测量(主要是认知)技能的方法,并重复了本文献中许多公认的发现。

在这种背景下,一篇数量不多但数量越来越多的文献发现,各国(认知)技能分布的差异似乎无法解释智力水平的差异各国工资不平等.单独来看,这些研究可能会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技能与工资不平等无关。

本研究的标准方法是使用分解方法来分析工资不平等的国际差异的三个组成部分:一个是由于技能(有时被称为“禀赋”或“构成”效应),一个是由于技能如何获得奖励(或技能“价格”),还有一个是无法解释的(或“剩余”)。

第一批研究出现在21世纪初,是基于国际成人识字率调查,于1994年至1998年期间进行。其中一项研究发现,平均而言,考试分数的分布只能解释美国所观察到的更高工资不平等的3-13%[2].另一项研究发现,技能不平等只能解释约7%的跨国工资不平等差异[3].最近,为了类似的目的,一些研究利用了经合组织(OECD)成人能力国际评估项目(PIAAC)的数据,得到了本质上相似的结果:各国技能分布的差异几乎无法解释各国工资不平等的差异(如果有的话)[4][5][6]

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结论并不令人惊讶。即使是粗略地看一下汇总的跨国数据,也会发现技能不平等和工资不平等之间几乎没有关联(图1).虽然有些国家的技能不平等程度和工资不平等程度都很高(如加拿大、德国、意大利和美国),有些国家的技能不平等程度和工资不平等程度都很低(如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但也有一些国家的技能不平等程度很高,但工资不平等程度很低(如法国),还有一些国家的技能不平等程度很低,工资不平等程度很高(如日本和韩国)。

各国的技能不平等和工资不平等之间只存在微弱的关系

第二个重要的观察结果图1不同国家在技能不平等方面的差异相当低:第90百分位的计算能力得分与第10百分位的计算能力得分之比,在斯洛伐克为1.4,在美国为1.8。各国在工资不平等方面的差异要大得多:第90百分位的工资与第10百分位的工资之比从瑞典的2.2到韩国的5.8不等。

各国在技能分配上的差异几乎不能解释工资不平等的差异,这一事实是否意味着工资不平等程度高的国家不应该关注技能?很简单的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国家担心工资不平等,那么至少有两个重要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它们应该投资于技能。首先,个人的技能和工资之间有很强的关系。因此,在国家内部,高技能工人和低技能工人之间的巨大技能差距必然意味着更大的工资差距。工资不平等程度高的国家应该关注技能问题的第二个原因是,如果对技能的需求很高,而技能的供应跟不上需求,技能溢价(因此工资不平等)将会增加。即使在跨国层面,也有证据表明,在满足技能需求方面做得更好的国家,工资不平等程度往往更低。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依次探讨这些论点。

技能越高的人工资越高

为什么关心工资不平等的政策制定者应该关注技能问题,第一个(也是最简单的)理由是,个人技能和工资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图2最新一轮的成人读写能力调查(PIAAC)显示,能够理解广泛复杂数学信息的工人(在计算能力测试中得分为4或5级)的工资平均比缺乏完成许多日常任务所需的基本计算技能的成年人(得分为1级或以下)高出60%。在一些国家,如英格兰/北爱尔兰和美国,高技能工人的工资是低技能工人的两倍。对技能回报的更正式的估计——控制了一系列可能影响工资的其他特征——发现,平均而言,计算技能每增加一个标准差,黄金年龄工人的工资就会增加18%——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12-15%到美国的28%不等[7].这些研究发现,技能熟练程度在决定工资方面起着独立的作用,其作用远远超过正规教育所起的作用。

高技能工人的工资比低技能工人高多少?

由于技能带来了相当大的工资溢价,技能解释了某些社会经济群体之间工资差距的很大一部分也就不足为奇了——这是支持技能和工资不平等之间联系的第二个证据。在参与PIAAC的22个经合组织国家中,男性的工资比女性高18%;年龄较大的工人(50-56岁)比年龄较小的工人(16-29岁)高出36%;父母至少有一方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比父母只受过较低中等教育的工人高出20%;本土出生的工人比外国出生的工人高出15%。最近的分析显示,平均而言,不同父母受教育程度的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中,技能差异占83%,本土和外国出生的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占72%。相比之下,技能在男女工资差距中所占的比例要小得多(但仍很重要)(23%),这表明技能以外的因素是造成性别工资差距的主要原因。最后,如果年轻员工拥有同等的计算能力,他们的收入甚至会比年长员工更低;然而,年轻的员工往往比前几代人有更高的计算能力[8]

工资不平等的跨国差异主要是由技能回报的差异造成的

那些发现技能不能解释工资不平等的跨国差异的研究倾向于得出这样的结论:技能奖励方式的差异要重要得多——用上面介绍的术语来说,“技能价格”效应要比“技能禀赋”效应大得多。例如,一项基于上世纪90年代数据的早期研究发现,美国的技能价格高于其他国家,这可能是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工资不平等差异的18%至55%的原因[2]这一发现得到了另一项研究的证实,该研究使用了相同的数据,估计这一数字在36%左右[3].最近使用PIAAC 2012年数据进行的计算得出了大致相同的估价值,范围在33%左右[5]到57%[6].鉴于各国在回归技能方面的巨大差异,这些结果并不令人惊讶图2

技能的回归(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劳动力市场机构决定的

这些研究中的大多数继续声称,技能回报的差异一定是由各国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差异驱动的,特别是影响技能奖励方式的工资设定机制。例如,提高最低工资将压缩工资分配,从而降低技能回报。在大部分工人的工资是通过集体谈判确定的国家,可能会出现类似的影响。

事实上,有大量证据表明,劳动力市场制度在决定国家内部长期的工资不平等以及解释各国不同程度的不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几项研究得出结论,最低工资实际价值的下降是墨西哥和美国不平等加剧的部分原因,而基于行业的最低工资下降也导致了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英国不平等加剧。工会成员比例的下降是与工资不平等加剧有关的另一个因素,尤其是在英语国家和日本。最后,旨在增加灵活性的劳动力市场监管改革(特别是放宽固定期限和临时代理工作合同的就业保护立法)也被认为通过扩大经合组织国家鼓励的非标准就业而加剧了不平等[8].来自一项比较研究的一些估计表明,在1973年至1998年期间,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变化可能导致法国男性工资不平等程度下降23%(最低工资提高了,就业保护立法变得更严格),而英国和美国男性工资不平等程度上升11%(工会力量减弱,最低工资降低了)[9]

回报也将取决于技能的供给满足需求的程度

将各国工资不平等的差异归因于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差异的一个问题是,技能价格不仅反映了劳动力市场制度的差异,它们还反映了技能的供给与需求的匹配程度。简单地说:如果技能稀缺且需求旺盛,回报就会很高,不平等也会很高。如果技能充足并能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技能的溢价就会低得多,随之而来的是不平等。

这指出了使用分解方法分析工资不平等的国际差异的研究在方法上的一个关键弱点。这种方法假设了一种静态的世界观,不允许技能的价格随着需求和供应条件的变化而调整。但这种观点显然是不现实的:如果技能的供应增加,技能的价格(因此工资不平等)将会下降。同样,如果出现技能短缺,预计技能回报将会增加,工资不平等也将随之加剧。这种没有考虑到技能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是这项研究的主要批评之一[10][11]

少数几项超越了分解练习的跨国研究发现,市场力量在决定技能价格方面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研究考察了技能供求差异如何转化为工资不平等的差异。例如,早期基于国际成人识字率调查(International Adult Literacy Survey)的一些估计发现,各国不同技能群体之间相对工资的差异中,约有三分之一可以用技能群体净供给(供给减去需求)的差异来解释[11].根据PIAAC 2012年的最新估计,高技能工人和中等技能工人的净供应可能占各国上半生工资不平等的三分之一左右,这是由第90百分位工人的工资与第50百分位工人的工资之比来衡量的。图3).相比之下,同一项研究发现,技能供求在解释收入分配底层的工资不平等方面似乎不那么重要,这是通过第50百分位的工资与第10百分位的工资之比来衡量的。这些发现表明,在确定低技能工人的工资方面,劳动力市场制度和政策可能比市场力量更重要[8]

技能净供给较高的国家,工资不平等程度较低

这些发现也与大量研究相一致,这些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技能需求和供应之间不断变化的关系影响了国家内部的工资不平等[1].技能需求的变化是由多种力量推动的,包括全球化和某些任务外包到生产成本较低的国家;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导致对护理人员的需求增长;组织变革有助于形成对某些技能的需求。然而,最重要的是,对更多技术工人的需求以及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所掌握的工资,已经被技术变革和技术供应未能跟上需求变化所推高。事实上,技术变革被描述为“技能偏见”(有利于技术工人),不平等被认为是“教育和技术之间的竞赛”造成的。最近的理论认为,技术变革可能是“惯例偏向”的(偏向于取代日常工作中的劳动力),同时保持技能价格与不断变化的供求状况之间的联系[5]

局限性和差距

大多数经济学文献(以及关于不平等的更广泛的文献)只关注工资不平等的单一驱动因素,这往往是劳动力市场制度或技能的需求和供应。很少有研究同时对这两种驱动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尽管这并没有阻止一些研究人员全面地声称其中一个因素相对于另一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一项研究比较了技能与劳动力市场制度的作用,得出的结论是,在解释工资不平等的国际差异方面,技能至少与劳动力市场制度同样重要[7].然而,在得出明确的结论之前,还需要进行更多的比较分析。

文献的第二个局限性是,国际成人技能调查的重点仅限于认知技能,尽管这些调查极大地促进了对技能决定因素及其对劳动力市场结果重要性的理解。认知技能只是被认为在劳动力市场上有价值的广泛技能和属性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现代职场中,还有一系列更广泛的、非认知的技能也很重要,比如毅力、自我控制、乐于接受经验、协同工作或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沟通技巧。国际技能调查尚未对这一更广泛的技能进行直接评估。充分考虑这些技能可以进一步阐明技能和工资不平等之间的联系。

最后,虽然技能及其获得奖励的方式可能共同解释了工资不平等的国际差异的很大一部分,但这些差异的重要部分仍然无法解释。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平均而言,技能的分布可以解释美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工资不平等差异的3-13%,而技能价格可以解释28-55%[2].然而,同一项研究发现,无法解释(或剩余)的部分高达26-64%。同样,另一项研究发现,与其他国家相比,美国技能差异更大,可能只占工资不平等加剧的7%,而更高的技能价格可能占近25%[3].同一项研究还发现,各国工资不平等的大部分差异发生在技能和其他衡量特征相同的工人身上。

这些发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些残差还包含了哪些其他因素。一种可能性是,不同国家在未观察到的技能和奖励方式上存在差异,这可能与上述非认知技能有关。另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如果由于个人无法控制的原因,公司以非常不同的速度增长,那么在不同公司对个人进行分类可能会导致两个看似相似的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非常不同的回报。确实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公司特有的溢价是工资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来源。更全面地讨论这些可能影响工资不平等的剩余因素超出了本文的范围。

摘要和政策建议

虽然一些研究发现,技能无法解释工资不平等的跨国差异,但其他研究清楚地表明,技能对个人工资很重要,而工资不平等取决于技能供应与需求的匹配程度。此外,对于声称技能不能解释工资不平等的国际差异的研究,也存在一些方法论上的担忧。

因此,总而言之,致力于解决工资不平等严重或不断加剧问题的政策制定者需要一项综合战略,既包括技能要素,也包括旨在使劳动力市场制度更具包容性的措施。技能政策不仅应着眼于提高劳动力的平均技能水平,还应着眼于减少技能在人口中分配方式的不平等,并保持技能供应的一致性并对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作出反应。当然,技能政策与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之间的平衡将因国而异。

致谢

作者感谢一位匿名的推荐人和IZA劳动世界的编辑们为早期的草稿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建议。作者以前的作品(与Glenda Quintini和Marieke Vandeweyer一起)包含了本文所介绍材料的大量背景参考,并在本文的所有主要部分中大量使用[5][10]

相互竞争的利益

IZA劳动世界项目致力于IZA研究诚信指导原则.作者声明他遵守了这些原则。本文的分析和结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经合组织。

©Stijn Broecke

证据地图

技能对工资不平等有影响吗?

完整的引用

完整的引用

数据源(年代)

数据类型(年代)

方法(年代)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