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和劳动力市场:中国崛起的教训

“中国冲击”挑战了经济学家关于贸易一体化如何影响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的良性观点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德国IZA

单页 全文

电梯游说

经济学家们早就认识到,自由贸易有可能提高各国的生活水平。但是,适用于一个国家整体的东西不一定适用于它的所有公民。因贸易而失业的工人不可能毫无代价地换工作,而且通过重塑技能需求,贸易一体化可能对一些工人造成永久性伤害,对另一些工人产生永久性好处。“中国冲击”——指的是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快速市场一体化和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这些理论见解提供了新的、不受欢迎的经验关联。

1990-2007年,来自中国的进口对通勤区政府转移收入的影响

重要发现

优点

同意国之间的贸易提高了所有国家的GDP。

贸易的好处在个人层面上往往很小,但分布广泛,因此总体上是很大的。

由于贸易扩大了国家的蛋糕,它为每个公民创造了获得更大份额的机会;没有人一定要分到更少的那部分。

政策制定者有多种手段来确保更广泛地分享贸易收益。

缺点

如果没有政策干预,贸易几乎必然会损害一些个人和行业。

劳动力市场对贸易的调整是疲软的,并被放大贸易导致的流离失所的力量大大抵消。

贸易的不利影响高度集中在特定的工人群体和地点。

行业间的联系放大了贸易引起的就业影响,对其他制造商和非制造商造成不利的溢出效应。

贸易调整计划规模太小,不足以产生经济上的影响,而对工人流离失所的被动反应阻碍了劳动力市场的调整。

作者主要信息

国际贸易一体化带来了利益的分散和成本的集中。直到最近,经济学家还对理论对发达国家工人的有限实际意义持乐观态度。来自“中国冲击”的证据推翻了这种良性观点。中国的快速崛起虽然对世界福利有着巨大的积极影响,但在受贸易影响的行业和它们所在的劳动力市场中,却造成了明显的输家。为了减轻危害并更广泛地分享贸易一体化的好处,政策制定者应考虑实现贸易调整计划的现代化,为失业工人提供工资保险,并扩大有资格获得与工作相关的工资支持的工人群体,如美国劳动所得税抵免。

完整的引用

完整的引用

数据源(年代)

数据类型(年代)

方法(年代)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