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

IZA DP第600号:用后共产主义经济体流动的微观数据解释失业的性别差异

Jana Stefanová Lauerová,凯瑟琳·特勒尔

发表于:比较经济研究,2007,49 (1),128-155

后共产主义时代的劳动力市场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室,因为失业率从零上升到两位数,这些国家的性别差异开始出现巨大差异。我们首次系统分析了捷克共和国性别失业差距的决定因素,使用的方法是将失业率分解为劳动力市场状态之间的过渡概率(流动),我们使用劳动力调查数据计算。我们将分析扩展到其他后共产主义经济体,通过评估现有研究中可用的分解框架的流动。我们通过估计性别特定的多项logit模型来进一步研究捷克共和国的流动,以了解除了性别和婚姻状况之外,哪些因素(人口、区域、周期)会影响失业。我们发现,在捷克共和国和其他有研究的后共产主义国家,女性摆脱失业的可能性较低,这解释了失业率中性别差距的主要原因。这也是捷克共和国已婚妇女失业率高于已婚男子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单身男性和女性的失业率高于已婚男性和女性,因为他们因失业而失去/离开工作的可能性是已婚男性和女性的两倍。我们发现,年龄和教育程度在解释所有这些经济体中男性和女性的流动方面具有系统重要性,就像在更发达的工业经济体中一样。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更有可能被解雇或辞职,也更不可能找到工作。尽管年轻人更有可能被解雇或辞职,但他们也更有可能找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