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

IZA DP第2583号:身份、尊严和禁忌:信仰是资产

我们分析了社会和经济现象,涉及人们重视和投资的信仰,出于情感或功能的原因。个人有时会对自己的“深层价值观”不确定,并从过去的选择中推断出自己的“深层价值观”,这些选择进而定义了“他们是谁”。当信息稀缺时,或者当某些资产(财富、事业、家庭、文化)的禀赋更大时,将其视为有价值的风险就会增加(不断升级的承诺),身份投资就会增加。对交易的禁忌或仅仅是对权衡的考虑,是为了保护对某些资产(生命、自由、爱、信仰)或“永远不会做”的事情的“无价”价值的脆弱信念。这些行为是增加福利还是减少福利取决于信念是为了功能性价值(方向感、自律)还是为了“精神消费”动机(自尊、预期感)而寻求。因此,不断升级的承诺可能导致“享乐的跑步机”,而相互竞争的身份认同会导致投资于高回报活动(教育、适应全球化、同化)的功能失调失败,甚至会破坏生产性资产。在社会交往中,违反规范会引起强烈的反应(排斥、骚扰),当它们威胁到一个坚定的认同时,但会进一步削弱最初脆弱的士气。即使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对自尊、尊严或一厢情愿的担忧也会导致高斯讨价还价的低效失效,因为双方都在寻求自我提升,并通过拒绝“低得离谱”的报价来推卸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