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

社会交往与污名化行为:中国农村“献血”血浆

尽管产生了负效用,一些人,特别是穷人,仍在从事带有社会污名的行为。对污名化行为的实证研究很少,主要是因为收集污名化商品和服务的数据面临巨大挑战。在本文中,我们通过研究中国“献血”血浆换取现金奖励的行为,为这一有限的实证证据增添了新的证据。我们使用两个主要的数据集:第一个是三波人口普查式的住户调查,使我们能够检查“捐献”血浆的演变模式和决定因素。二是所有家庭交换礼物的详细记录数据。这些数据使我们能够定义参照群体,测量社会互动的强度,并使用一种基于工具变量策略的新型网络结构来识别同伴效应。我们发现同伴效应会影响“捐赠”血浆的决定。例如,在同类群体中“捐赠”血浆的收入每增加一个标准差,自身“捐赠”血浆的价值就会增加0.15个标准差。有儿子的家庭更有动力“捐赠”血浆,以抵消在倾向于女孩的紧张婚姻市场中让儿子结婚的不断上升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