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

IZA DP No. 13724:社区规模对选举偏好的影响:来自二战后德国南部的证据

人口稠密的社区往往比人口较少的社区更喜欢政府参与,但社区规模本身会影响公民对政府的偏好吗?内生性通常阻碍了因果效应的检验,因为(i)人们可以选择进入社区,而(ii)政府结构可以影响社区规模(例如,通过支持或阻止移民和生育决策)。本文研究了二战后的一个看似合理的外生环境Baden-Württemberg(位于德国南部),其中法国占领区在1945年后阻止了德国被驱逐者的进入,而美国占领区则没有。因此,与法国区隔海相接的美国一侧的市政当局经历了大规模且相对同质的人口冲击。我们研究了1949年全国和1952年828个市的州级选举的投票模式,发现人口众多的市系统性地倾向于社会民主党(主张政府更多地参与几乎所有领域的政策制定),而不是基督教民主联盟(基督教民主联盟),后者是强调自由市场的主要保守派政党。当考虑到许多潜在的混杂因素、县固定效应、二战前的投票份额、采用分数反应模型和替代工具变量规范时,我们的结果仍然成立。我们的基准估计表明,人口规模每增加一个标准差(相当于≈4000名公民),社民党的得票率就会提高11个百分点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