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

IZA DP No. 9343: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人从工作到“退休”的文化与民族差异

中文发表于中国少数民族的差异性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差异研究),由丁赛、李克强、别雍·古斯塔夫森、佐藤宏、瑞萨·汉斯姆斯等著(丁赛、李克强、比约恩·古斯塔夫松、佐藤宏、雷扎·哈斯马斯编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16年12月。

本文研究了中国七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地区农村老年人的工作向“退休”的转变。所采用的数据,即中国家庭种族调查的数据,非常适合检验文化差异对这一关键生命周期事件的影响,即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市场为导向的工作减少。特别是少数民族群体的成员资格被用来代表老龄化和护理文化的潜在差异。我们发现,除了受教育程度,年龄、残疾、丧偶和少数民族身份是中国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率的最强预测因素。少数民族地位对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是强有力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参与率差异有时很大。因此,在分析中国农村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时,简单地将少数民族和多数(汉族)群体成员划分为两部分是具有误导性的。需要进一步细致的研究来帮助了解中国农村少数民族群体对老龄化的看法差异。